選購海鮮三原則
重點1
小型原則
建議大家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,因底層生物的數量對生態系影響相較來說較小,例如魷魚、白帶魚、貝類等,消費者應盡量避免購買中高階的海洋獵食者,如石斑魚、鯊魚等大體型的魚類。
重點2
本地原則
進口海鮮首先光是新鮮度就與現撈有差異外,捕撈也對環境有所影響,另外其也是搭乘飛機或海運貨櫃長途運來,光是運輸過程就有消耗能源的問題。因此也鼓勵消費者多選擇本地生產捕撈的海鮮,不只新鮮也保護環境!
重點3
平凡原則
不用為了年菜特地選購稀有的魚種來襯托品味,特別是食物鏈頂端的鯊魚,因往年的過度捕撈,再加上生長速度緩慢,導致數量大減,已經嚴重影響生態平衡,鼓勵大家多挑選常見的魚類,這類常見魚類通常都是數量充足的魚種,或是以友善環境的途徑,如人工養殖方式獲得,台灣十分容易見到的像吳郭魚或虱目魚等皆是。
從現在起建立「年年有餘」的概念,從了解海鮮食材產地與捕撈方式開始,為環境的永續經營做起,保護自己也維護海洋健康,避免過度消耗海洋資源,拒絕購買食用含魚翅或稀有魚種的料理,如傳統習慣食用的白鯧魚以養殖的燕鯧或金鯧取代,不僅省下荷包也友善環境,一樣能變化出多樣的經典美味菜色,讓全家人吃得既開心又豐盛盡興。
台灣四面環海,物種豐富,選購當季時令的海產,不但可享用新鮮美味,也可支持台灣本土漁業市場的興盛,愛護海洋環境,就從你我做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