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則1:吃在地、食當季
台灣人飲食西化,喜歡選擇少刺又方便料理的進口鮭魚、鱈魚,其實台灣沿海有豐富的魚種,「吃在地、食當季」能減少運送的碳排放,又可將漁獲快速從產地送到家中,吃到最新鮮的美味。
原則2:選擇友善的捕撈方式
不同捕魚方式影響了海洋生態,常見的高效捕法如流刺網,無論體型大小的海洋生物皆容易被卡死在細小的網目中,造成過度捕魚,而底拖網也因網具在海床拖行,容易破壞珊瑚礁與海洋生態。
定置漁網是在魚群經過的漁道上設置固定網具,屬於被動式捕撈,魚群可自由進出,能活捉留在網中的魚,是友善海洋的捕捉方式。
原則3:吃食物鏈底層的魚
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魚需要食用大量的小魚與物種,長時間長成容易殘留毒物及重金屬,當人們吃大魚時也跟著吃下毒,而食物鏈底層的魚大多生長速度快含毒量低,數量也相對較多,吃起來較為健康。
原則4:不吃未成年的魚苗
台灣撈捕常出現魩仔魚的成魚與其他魚種幼苗混獲,這些魚苗是中大型魚的食物,若過度捕撈不僅影響幼苗無法長大繁衍,也造成中大型魚種缺糧,嚴重影響漁產生態。過去的飲食觀念,吃魩仔魚能補鈣,但其實補鈣有更好的食物可選擇,像是牛奶、黑芝麻,鈣含量都遠遠超過魩仔魚。
原則5:食用銀白洄游魚類
定棲岩礁或珊瑚礁的熱帶魚,色彩鮮豔數量少,濫捕這些吃藻類的礁魚會導致珊瑚礁上的藻類增生而破壞生態。此外,珊瑚礁的藻類具有毒素,吃這些魚也吃進了毒素。要食用外觀銀白色或灰色的當季洄游性魚類,像是常吃的白帶魚、竹筴魚、秋刀魚、鰹魚等都是很好的選擇。
誠鮮嚴選,讓您四季享受不同新鮮